请输入关键字
En
资讯
赓续中意合作友谊 共书遗产保护新篇——大足石刻研究院、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线上交流会召开
2024-10-16
10月9日,大足石刻研究院、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线上交流会召开。会议由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商务、科技处处长朱培主持,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主任赛尔吉奥•卡洛、大足区政府外办主任莫文、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黄秒斌,以及相关处(科)室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大足石刻研究院、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就中意石质文物保护、文物研究与学术交流、文化遗产传播与推广、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了中意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合作背景及历程,提出了继续搭建科研平台,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开展文物保护项目,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人文、考古、艺术研究,展览展示等方面的合作意向,并邀请赛尔吉奥•卡洛出席即将于今年12月上旬召开的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赛尔吉奥•卡洛表示,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位居世界前两名,双方合作基础好,很高兴与大足石刻继续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他认为可以在五个方面继续深化合作。一是深化信息化交流平台建设。二是推动大足石刻等与文化遗产主题相关的国际学术交流。三是以中意合作保护光明殿摩崖造像为载体开启文物保护项目新合作,共同研究治理彩绘贴金石质文物病害。四是强化国际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五是希望促成大足石刻到意大利展出。经过深入交流,双方进一步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方向,初步达成深化合作意向。大足石刻研究院将以此次线上交流会为新契机,借助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强与意方的密切联系,细化相关合作事项,拓宽合作范围,更好地保护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意在文化遗产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本世纪以来,中意两国政府为增进国际友谊,促进双方在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了一项名为“文化遗产,智慧源泉,人类遗产”的主题活动。在此主题下,为加强大足石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大足石刻研究院与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互派专家学者交流文物保护技术与经验,相继合作开展了“重庆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建设”“中意合作保护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等项目,并举办了系列学术交流研讨会,合作成效显著。值得一提的是,中意合作保护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项目,是中意首次合作完成的潮湿环境下彩绘贴金石质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项目,促进了中意两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交流。
大足石刻守护人迎来“荣誉时刻”!
2024-09-30
9月28日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大足石刻申遗成功25周年的重要时刻,一场盛大的“大足石刻守护人荣誉时刻”活动在大足隆重举行。旨为向大足石刻保护、研究与传承利用做出贡献的守护人致敬,从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浓厚氛围。活动现场,8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守护人代表亮相舞台,分享各自与大足石刻的心路历程和守护目标。“大足石刻守护人”团体代表——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实验小学的小小学子们为8位守护人代表送上了证书。“石刻守护,恰同学少年,我们也是大足石刻守护人”,学子们现场宣读守护宣言,展现了新一代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青春誓言。“大足石刻守护人”:郭相颖“大足石刻守护人”:刘汉龙“大足石刻守护人”:雷玉华“大足石刻守护人”:黄剑武“大足石刻守护人”:何平“大足石刻守护人”:罗开洪“大足石刻守护人”:刘娇“大足石刻守护人”:萨希尔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精髓。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在大足石刻的千年时光中,从古代营建者、工匠师、供养人,到近现代的考察、研究、保护工作者们,无数人为之付出心血。开展守护人招募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守护千年文明根脉。“大足石刻守护人”全球招募计划于今年3月26日正式启动,以千手观音1007只手为初衷,面向全球招募1007名“大足石刻守护人”。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目前招募活动仍在进行中,有兴趣的个人或团体请登陆大足石刻研究院官方网站了解详情。
大足石刻研究院多措并举筑牢防火墙
2024-09-12
近期,连晴高温天气导致火险等级居高不下,火灾形势异常严峻。为切实保障大足石刻景区森林、文物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大足石刻研究院认真落实市、区森林防火工作要求,积极安排部署,主动作为扛起责任,多措并举战酷暑,筑牢防火墙。落实封山令,压实防火责任。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大足石刻研究院严格执行《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封山令》要求,对景区内重点林区、文物区实施了严格的封山管理,禁止一切野外用火。院领导亲临防火一线,靠前指挥,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人头。同时对景区重点林区和重点时段增派人员进行持续巡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防火人员到岗到位。院领导现场指挥安全工作拉网式排查,当好“防火宣传员”。防火员坚持每天对景区林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清理枯枝落叶以及矿泉水瓶、玻璃瓶、塑料袋等易聚光垃圾,排除自燃可能。同时为切实增强群众防火意识,筑牢群防群治防线,防火员又是宣传员,深入石刻景区周边住户和景区经营户开展防火用火宣传,派发森林防火宣传单。防火员派发宣传单借力高科技,筑牢防火防线。为达到景区防火全覆盖,大足石刻研究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智能化、精准化优势,运用安防平台的高清摄像头、红外成像技术和无人机等设备,对景区实施全天候监控,确保火情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设备监控景区加强应急演练,做好物资储备。针对高温天气可能引发的火情,大足石刻景区积极开展消防演练,确保防火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技能。同时,全面清理检查大足石刻景区消防设施设备,确保消防设施设备配备充足,状况良好。宝顶景区消防演练现场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大足石刻研究院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为应对连晴高温天气下的防火挑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足石刻博物馆亮相第十届“博博会”
2024-09-02
8月23日--27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足石刻博物馆亮相“博博会”现场。大足石刻博物馆亮相第十届“博博会”“博博会”创办于2004年,历经九届辉煌,已然成为我国文博界极具影响力的盛会,亦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专业展会。此次“博博会”共计有552家博物馆及相关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本届“博博会”以“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教研并重数实融会”为主题,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博物馆数智化”和“博物馆研学”三个专题,突出了时代性、地域性、大众性,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中着重强调的“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这一重要指示。第十届“博博会”会场正门本届“博博会”,大足石刻博物馆以“数字成果”为主题,主要从文物数字化保护、研究、活化利用等方面进行展示。展览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保护·大足石刻新方法”。该板块主要展示大足石刻数字化考古研究和大足石刻数字化档案建设,它们为石窟寺档案建立、保护规划编制、考古研究及考古报告的出版建立了坚实基础。正在翻阅《大足石刻全集》和集章的观众二是“重构·大足石刻新表达”。该板块主要展示大足石刻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活化文物资源做出的创新。展示内容包括高精度文物数字化复制品,利用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打造的云端数字体验景区“云游·大足石刻”互动体验等。通过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本次展览让观众从科技新视角,立体地了解中国晚期石窟代表之作——大足石刻。其先进的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展现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优秀成果,也为参观者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成为本次“博博会”的一大亮点。现场观众参观高精度文物数字化复制品观众积极体验“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景区
大足石刻研究院编辑团队赴敦煌研究院编辑部学习交流
2024-08-30
2024年6月,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管、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的文博类学术期刊《大足石刻研究》,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和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同意,即将正式创刊发行。为学习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办好《大足石刻研究》。近日,《大足石刻研究》编辑筹备工作组一行赴敦煌研究院,就《大足石刻研究》创刊等相关事宜展开交流与学习。敦煌研究院编辑部副主任、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丁得天对《大足石刻研究》筹备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即将新创办的《大足石刻研究》深表祝贺。随后,他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两份期刊——《敦煌研究》和《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的办刊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敦煌研究》的办刊举措、栏目设置,以及近些年来的发展和所获荣誉等。特别是以他们新创刊物《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为例,针对创刊流程、编校规范、注意事项等问题作了经验分享。与会的武海龙、牛贺强老师也详细解答了编校、培训、出版等方面的问题。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敦煌研究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的情谊,而且对如何办好《大足石刻研究》补足了功课,理清了头绪,搞清了流程,为《大足石刻研究》编辑部办好学术期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刊经验。
《黑神话:悟空》震撼上线 大足石刻惊艳亮相
2024-08-22
8月20日,备受瞩目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其精美的游戏场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迅速吸引了大量玩家关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场景中,《黑神话:悟空》巧妙地引入了大足石刻“地狱变相龛”、“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千手观音龛”和“护法神龛”这四大极具特色的经典造像。游戏制作团队在开发过程中,曾多次前往大足实地调研考察,通过实景扫描和精细建模的方式,将大足石刻的经典造像完美呈现在游戏世界中。团队主创透露在扫描大足石刻时,建模一度达到12亿个面。这种高度还原的制作方式,不仅让玩家在游戏中能够近距离欣赏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也进一步提升了游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游戏制作团队在宝顶山石刻景区进行数据采集工作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一直在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新路径。一方面通过三维激光扫描、X射线探伤等数字化技术助力文物的病害勘察和虚拟修复,让大足石刻“活得久”;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上线“云游•大足石刻”数字体验景区,建成8K球幕影院、4K高清影院等数字化项目来让大足石刻“火起来”。此次与《黑神话:悟空》的合作更是一次让大足石刻走下崖壁,走进大众视野的成功实践。未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也将不断探索创新,为传承和弘扬大足石刻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1 4 5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