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资讯
寻迹匠心 对话千年 ——大足石刻宝顶景区首次劳动节公益讲解活动侧记
2025-05-03
五月的阳光洒在宝顶山的青石板上,一群孩子正踮着脚尖数着千手观音的金色手臂。这个劳动节,来自重庆主城和永川的30个亲子家庭,在大足石刻志愿者黄沛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匠心之旅”。“大家看文殊菩萨手中的宝塔,八百年风雨不动摇,古人的智慧就藏在微微前倾这尊佛身的袈裟里。”志愿者黄沛的讲解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作为本年度重点志愿服务项目,这场以“劳动”为主题的公益讲解,巧妙串联起两大看点:石刻中暗藏的古人智慧密码,与凝固在石头里的宋代生活劳动图景。在圆觉洞,孩子们举着手电寻找暗藏的排水系统;面对“九龙浴太子”的奇景,小观众们为水流千年的设计拍手称快。最热闹的要数千手观音殿,孩子们像寻宝一样辨认着法器:“这个是手机屏!”“那个是车轮!”“这是一串葡萄!”稚嫩的惊呼声此起彼伏。牧牛图前仿佛能听见鞭梢破空,养鸡女弯弯眼角的笑意依然美好,肩挑父母的乞丐画面凝重而温馨。有小朋友打趣道:“这位养鸡女姐姐的围裙,和我外婆的围裙简直一模一样。”跨越时空的共鸣,让冰冷的石头突然有了温度。五年级的王同学在日记本上写道:“原来古人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活动尾声,孩子们用画笔与古人对话。有的描摹慈眉善目的佛像,有的勾勒飞檐翘角的佛塔。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和八百年前的工匠影子渐渐重叠。“下次还要来听石刻里有趣的故事!”离开时,孩子们围着志愿者追问下期主题。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启蒙,就像一颗种子,在这些孩子的心里扎了根。据悉,大足石刻志愿服务站将持续推出系列主题讲解,让千年石刻成为流动的文化课堂。
【点石成金·资足常乐】2025年资大石刻文化讲解大赛圆满收官
2025-04-3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2025年4月28日-29日,大足、资阳两地联合举办了“点石成金·资足常乐”——资大石刻文化讲解大赛。此次大赛聚焦石刻文化,以赛促讲、以讲促融,为两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次大赛由大足区委、区政府主办,大足区总工会、资阳市总工会、大足区委组织部、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石刻研究院、安岳石窟研究院、大足区教委、大足区人力社保局、大足区文化旅游委等部门联合承办、大足石刻研究院具体承办。大赛设置专业组、业余组(“美丽家乡代言人”组)、青少年组(“小小石刻守护人”组)等组别,来自大足、资阳两地的81名选手踊跃报名参赛。选手们围绕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的代表性造像,以不同的视角,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肢体语言,将石刻文化的历史底蕴、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娓娓道来,带领观众穿越千年,领略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比赛现场气氛热烈,亮点纷呈。专业组选手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讲解经验,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业余组选手虽来自不同行业,但对石刻文化的热爱丝毫不减,他们结合自身感悟,以真挚的情感,讲述着石刻文化背后的故事;青少年组选手则以青春活力的姿态,用童趣盎然的语言,为古老的石刻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石窟保护研究、文化旅游、教育、传播等领域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团,从讲解内容、语言表达、讲解技巧、形象气质、讲解效果等多个维度对选手进行综合评分,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部分选手风采经过一天半的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各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各6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进行了颁奖仪式,其中4名获奖选手还参加了“‘中国梦劳动美’融入‘双圈’建设助力三篇大文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大足区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展演。颁奖仪式上,相关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并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表示,此次大赛不仅为资大两地讲解员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让更多人了解、热爱石刻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相关领导为专业组选手颁发奖牌“点石成金·资足常乐”资大石刻文化讲解大赛的成功举办,是大足、资阳两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此次大赛,进一步挖掘了资大石刻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两地石刻文化讲解能力和水平,也为两地文旅产业合作搭建了桥梁,促进了两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大足、资阳两地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领域合作,加强石刻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让古老的石刻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 5 6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