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资讯
开展反恐防暴演练 提升景区处突能力——大足石刻“时刻准备”
2024-03-21
为进一步全面提升大足石刻景区公共安全及内部保卫能力,增强景区员工反恐防暴意识,提高应急、逃生、自救、互救等技能水平,3月21日下午,大足石刻景区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了2024年反恐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设置了现场处置、现场封控、应急疏散、医疗救护、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区公安局反恐支队全程给予技术指导和力量支持。演练开始前,区公安局反恐支队教官进行反恐技能培训,着重讲解示范了各类反恐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正面对峙制服歹徒的技巧及安全注意事项。演练中,根据方案进行实战模拟演练,进行了现场处置、封控、疏散及救护工作,大家相互配合,利用防暴叉、警棍等防暴装备制服“歹徒”,反恐防暴演练圆满完成。演练完毕之后,区公安局反恐支队副支队长任徳彬对演练进行点评,不仅肯定了景区积极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担当,更对景区安全工作需要改进和加强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通过本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景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实际应对和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水平,强化了熟练掌握防范、自卫、自救、互救的能力,为积极构建平安、文明、和谐景区,切实保障游客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和央视一起,探寻平凡匠心中的非凡技艺
2024-03-15
近日,中央电视台CCTV-4《平凡匠心》节目组来足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拍摄。此次拍摄围绕大足石刻文化、国家级非遗大足石雕等内容展开。我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受邀参与拍摄。拍摄前期,两位专家与节目组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陈卉丽主任向节目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大足石刻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现状,回忆重述了千手观音修复历程。米德昉主任向记者们讲述了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的大足石刻背后所蕴藏的独特历史人文价值。拍摄期间,节目组去往宝顶山、北山、石篆山等地,实地感受到了石刻文化的丰富内涵。陈卉丽主任陪同记者前往文物医院,领略现代科技为文物修复带来的全新生机。米德昉主任陪同记者去到了北山石刻、石篆山石刻,探寻文、伏两大工匠家族在大足石刻留下的历史印记。此次合作,不仅让大足石刻的美丽与魅力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让大足石刻研究院在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工作成果得到了更多人的了解与认可。大足石刻研究院愿与各界同仁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为大足石刻的未来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平凡匠心》栏目,相信它将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绚烂夺目的大足石刻画卷,让大足石刻的故事深入千家万户,触动人们的心弦。
甲辰春意浓,石刻温暖年!
2024-02-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暖阳破雾春风来。这个新年,大足石刻景区内人头攒动,全家出游、朋友相伴、同框欢笑的景象比比皆是。为做好旅游保障服务工作,大足石刻的工作人员们坚守岗位,陪大家过一个温暖大年。匆忙的身影,明媚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守护了石刻的安全,保障了游客出行无忧,提供了贴心的服务,营造了欢乐的氛围。宝顶山石刻景区摩肩接踵北山石刻景区热闹非凡初春寒意,警察、消防员、医护人员等尽心尽力锐未可当。一例例挺拔身影,一件件笔挺制服,一个个坚毅面庞,守护了石刻安全,保障了出行无忧。交巡警指挥车辆人山人海,售检票、咨询、讲解、交通人员等倍道而进。一张张温热门票,一声声耐心引导,一遍遍认真坚持,构筑了景区温度,提供了贴心服务。讲解员微笑服务周而复始,乐舞演员、杂技舞狮、社教活动人员们始终如一。一曲曲动人乐舞,一幕幕精彩演出,一场场用心互动,营造了欢乐氛围,增添了石刻光彩。社教活动如火如荼晨曦而出,志愿者们热情不减。一个个饱满笑颜,一次次友爱行动,一句句暖心话语,书写了无私奉献,展现了志愿热血。志愿者为景区服务贡献力量以小见大,院领导措置裕如。一次次事必躬亲,一步步全面部署,一轮轮及时复盘,把控了景区全局,汇聚了多方力量。指挥中心调度工作会春风送暖入“石刻”,这个新年正是全区多方支援,景区上下协作共创,才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体验,使得石刻景区高效运转。欢迎大家来大足石刻,赏明媚春光,过温暖大年!
大足石刻研究院2023年度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2024-01-29
过去一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殷殷嘱托,竭力挖掘和阐释大足石刻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2023年,大足石刻研究院科研工作成明显效。一是科研平台搭建方面,成功申报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二是学术交流方面,成功举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为全球石窟寺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三是课题研究方面,全年累计开展科研项目30项,新立项9项(省部级3项、厅局级6项),结项18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5项、厅局级11项)。四是科研成果方面,完成10余处中小型石窟寺考古报告的编写,出版《大足石刻总录》《大足石刻志》《大足观音造像研究》等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23年,大足石刻研究院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及资大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先后与安岳石窟研究院联合实施安岳千佛寨石窟考古调查和数字化保护工作,与资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大足石刻主题展览。实施完成四川省、重庆市社科规划办联合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社科项目“巴蜀宋代石窟艺术与宗教文化研究”,并获得优秀等级。启动了《巴蜀石窟全集》编撰出版项目,完成川渝重点石窟寺3100余个龛窟的拍摄和近10万字图版说明。为总结2023年的科研工作,分享研究成果,启发科研思路,营造科研氛围,鼓励广大职工、尤其青年职工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2024年1月26日大足石刻研究院召开了全院学术年会。学术年会会场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午共有13名科研人员作了专题学术汇报,内容主要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石窟考古与艺术”“墓葬考古”等主题展开。其中5位发言人就文物加固保护材料、石窟寺病害、数字化保护技术、石窟寺彩绘材料工艺等内容展开专题汇报。8位发言人围绕石窟寺碑铭文献、营建历史、造像题材及墓葬考古等开展专题汇报。下午由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金华和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华锋分别以《新形势下我国石窟寺保护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川渝石窟铭刻材料研究四法》为题开展了专题学术讲座。复旦大学教授王金华作学术讲座重庆大学教授董华锋作学术讲座最后,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刘贤高就本次年会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各位发言人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2024年科研工作重点:一是加强成渝两地在石窟保护与研究的合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二是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举办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巴蜀石窟考古与艺术论坛等学术会议。三是完成大足石刻学术期刊的创办,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四是继续推进重点课题研究,出版系列学术著作。五是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展开合作,深化和拓展大足学研究。
领略:430余尊大足观音造像的文化魅力——《大足石刻观音造像》正式出版
2024-01-26
大足石刻研究院的李小强研究员,长期致力于让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深耕文博领域,以文字为媒介,先后出版了5本专著。2023年底,李小强研究员又一力作《大足石刻观音造像》正式出版。在大足地区,5万余尊石刻璀璨生辉,而观音造像更是其中匠心独具的艺术瑰宝。在这里,每一尊观音造像都诉说着一段历史,展现着一种文化,诠释着一种艺术。北山第136号转轮经藏窟的日月观音,其典雅的面容仿佛凝聚了千年的智慧与沧桑;北山第125号数珠手观音扬起的飘带,轻盈而灵动,仿佛在风中翩翩起舞;北山第113号水月观音的潇洒身姿,静谧而庄重,宛如一位守护者默默地守望着这片土地;而宝顶山千手观音的恢弘气势,更是让人感受到无与伦比的震撼与敬畏。《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这部专著用30多万字论述了大足430余尊观音造像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民俗特色等多个方面,为世人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特别是观音造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这部专著,更多的人得以走进大足石刻的观音艺术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这也让大足石刻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珍视。大足石刻研究院李小强研究员《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专著封面
汉画石语 舞动汉风——山东(枣庄)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在大足开幕
2024-01-18
1月18日由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枣庄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画石语舞动汉风——山东(枣庄)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在大足石刻博物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的汉画像石拓片是枣庄市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共计55件(套),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既有反应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内容,又有寓教于乐、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生活景观等。汉画像石是一种以民族图案为特点的古代石雕艺术品。它的存在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以及建筑、绘画、书法和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素有“绣像的汉代史”的美誉,它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木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件。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描绘出汉代现实生活、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勾勒出一幅幅“汉代历史的画卷”。汉画像石以其深沉宏大的气魄,富赡深邃的内容,精湛高超的技艺,引起中外考古、历史、天文、农学、建筑、冶金、交通、音乐、舞蹈、美术等多个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我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鲁南苏北、豫南鄂北、陕北和四川四个中心区域。在这四大中心区域中,尤其以山东画像石分布范围最广、出土数量最多,在已发现的全部画像石中,几乎占据了半数以上。而山东画像石刻中,又以鲁南地区的发现最为丰富。鲁南汉画像石以其题材之多样、雕刻技法之丰富、延续时间之长久而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爱好者高度重视,堪称一部石刻的百科全书。枣庄拓片与大足石刻通过石质文物的不同留存形式,勾连起二者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历史文化之间的相继,既促进枣庄与重庆两地文化交流,也为观众多方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此次展览将从腊八持续到元宵,同时还将开展周末免费讲解、画像砖拓片制作、公益讲座等活动,为观众在新春期间奉献一场历史文化盛宴。
1 7 8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