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资讯
《大足学刊》入选“2024年度高影响力学术辑刊”
2024-12-31
近日,中国知网在北京召开2024年度知网学术影响力评价系列报告发布会,会上发布了《高影响力学术辑刊评价报告(2024)》等6项评价报告。《大足学刊》入选“考古文博”类“高影响力学术辑刊”,影响力指数为4.338%,在全国同类辑刊中排第6位。《大足学刊》入选“2024年度高影响力学术辑刊”荣誉证书《大足学刊》创刊于2016年,是由大足石刻研究院、四川美术学院大足学研究中心(2020年升格为四川美术学院大足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术辑刊。《大足学刊》主要刊发石窟考古与研究相关论文,尤其关照川渝石窟相关研究。截至2024年,《大足学刊》已出版了6辑,共刊发国内外学者113篇论文,总计2134页,约170万字。《大足学刊》多年来,《大足学刊》立足重庆、辐射川渝、面向全国,刊载石窟研究最新成果:一是考古调查资料,如大足妙高山、舒成岩、安岳双龙街菩萨岩等石窟调查简报;二是以大足石刻为着眼点的相关研究,如宝顶山小佛湾经目塔录文、北山佛湾分期、南山三清古洞开凿年代等涉及文献、考古、历史、艺术的相关研究;三是国内石窟人文社科领域研究,如瓜州榆林窟道教遗存、延安石窟碑记题文等研究;四是国内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如安岳千佛寨石刻现状及治理、大足石刻彩绘颜料分析、宝顶山石刻水害及生物病害治理等研究。2024年11月,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的《大足石刻研究》期刊正式宣布创刊,《大足学刊》完成了刊发“大足学”研究论文的历史使命。《大足石刻研究》(季刊)为石窟寺研究的专业期刊,旨在聚焦石窟寺价值挖掘和保护创新,刊载石窟寺遗产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资料,以推动石窟寺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舞剧《天下大足》成功首演,11城巡演即将开启
2024-12-26
12月21日,舞剧《天下大足》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首演,观众反响热烈。据悉,该剧将于2025年2月开启全国巡演,重庆、成都、南宁、合肥、杭州、苏州、南昌、深圳、福州、厦门、长沙等11个城市纳入首批巡演城市之列,总计演出50场次,敬请期待!定妆剧照一精彩片段——开山化石《天下大足》故事线:南宋时期,主角小福因躲避战乱逃至大足境内,被生活在山崖下的工匠们所救,小福因此与石刻结下不解之缘。经过夜以继日的苦练,他的诚心打动了大匠师,被收为义子悉心教养。然而一场雨夜引发灾难降临,那些平凡的工匠们用生命守护了石刻群,却永眠在崖壁脚下。为了他们,小福决心以山为册、化刃为笔,刻石留名,令其万世不朽。剧中“师父”“老铁”“大力”“秀才”“师娘”“老板娘”“刀妹”等角色也生动鲜活,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南宋川渝生活图景。定妆剧照二精彩片段——主角与人物关系工匠精神贯彻整部舞剧,生活化的舞蹈语言诉说着千年前的世俗风情,与大足石刻精神脉络和艺术风格相契合。同时舞台艺术展现了大足石刻崖壁上的经典形象,北山第125龛媚态观音、第113龛水月观音,石篆山第12号龛的志公和尚,宝顶山第17号龛的吹笛女、第20号龛养鸡女、牧牛图等都在舞台熠熠生辉。定妆剧照三精彩片段——采莲此剧也被媒体誉为“平民史诗”,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力量和不竭创造,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让历史亮了起来,更是文化创新的有益实践。
意大利修复专家到访大足石刻 达成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意向
2024-12-26
近日,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顾问、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主任赛尔吉奥•卡洛(SergioCalò)一行到访大足石刻研究院,先后考察了大足石刻光明殿摩崖造像、舒成岩摩崖造像等文物保护单位,并参加了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座谈会。双方在文物科技保护、科研项目合作、专业人才培养及文化遗产传播展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在光明殿摩崖造像,双方就石质文物病害特征、彩绘贴金材料与修复技术等进行了现场交流。在舒成岩摩崖造像,双方回顾了中意合作研究历程,并见证了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修复成果。卡洛热情激动地分享了双方愉快的合作经历,同时对舒成岩摩崖造像修复效果及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修复团队表示高度赞扬,并希望双方在此基础上持续加深文物保护科技合作交流。中意双方代表在大足石刻光明殿摩崖造像考察交流中意双方代表在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考察交流第二天上午,中意双方在大足石刻研究院召开了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座谈会。会议由大足石刻研究院党委书记熊子华主持,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顾问赛尔吉奥•卡洛(SergioCalò)、修复师西尔维亚·乌利齐奥(SilviaUlizio),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前科技参赞龚卓龙(LorenzoGonzo)、文化处专员叶效捷,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成都办公室主任徐勍、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黄秒斌、大足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莫文,以及各方有关人员参加会议。深化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座谈会照片会上,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介绍了中意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合作背景及历程,又鉴于双方前期在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取得的良好合作成效,倡议双方继续深化文物保护项目实施、科研平台搭建、学术会议举办及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陈列展览中心副主任龙小帆展示了近年来大足石刻对外展览项目,同时表达了在意大利及欧洲举办大足石刻主题展览的意愿。莫文高度评价了中意合作开展文物保护的成果,表示双方应在文物保护领域继续加强合作,争取更多的合作成果。赛尔吉奥•卡洛(SergioCalò)表示,双方合作基础良好,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学术会议交流、学术著作与论文编写、科研平台建设、文化遗产传播展览等方面深化合作。他还专门展示了其团队在意大利开展的文物修复案例,并展示了虚拟修复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他建议双方加强沟通,尽快签署新的合作备忘录。熊子华表示,中意互为文化遗产大国,一直保持友好交往,在文物保护方面合作基础良好,希望未来继续保持联系,深化多方面合作,并落实好合作备忘录签署事宜。据悉,大足石刻研究院与意方自2007年就启动了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相继合作实施了“重庆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建设、“中意合作保护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等项目,并举办了系列学术研讨会。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察交流活动是对2024年10月份与意方开展线上合作交流成果的实际体现,为进一步开展文物保护合作奠定了基础。
喜报!大足石刻研究院荣获2024年“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2024-12-26
近日,由重庆市科技学技术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4年“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重庆工商大学南岸校区图书馆剧场隆重举行。由大足石刻研究院创作,大足区科学技术局推荐的作品《仁心匠心——点亮石刻之光的文物医生》荣获大赛一等奖。获奖证书本作品紧扣“科学精神榜样引领”主题,选取大足石刻文物医生这个特殊群体作为宣传主体,深入解读大足石刻在科技赋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果,展现了文物工作者的大医精诚的“仁心”、科学家的“匠心”,宣传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的创新奉献精神。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现场大足石刻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在历经千年风雨,这一人类瑰宝进入了高速风化期,山野间、悬崖边,文物医生的出诊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文物医生们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深耕山野,致力于将前沿科技运用到大足石刻保护、修复中去,期望能够更好的守护这些无比珍贵的石质文物,让大足石刻能在下一个一千年精彩继续。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现场据悉,本次短视频大赛吸引了全市各区县、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广泛参与,共征集到各单位推荐的上百个短视频作品,内容涵盖理、工、农、医、法等多个领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优秀奖29项和优秀组织奖10项。
1 2 3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