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艾智科做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以《发现大足:作为世界遗产的石刻艺术及其现代传承》为题,为南开大学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化温度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不仅系统解读了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以及此次来津巡演舞剧《天下大足》的创作依据,也为校地文化交流与学术合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讲座现场
讲座中,艾智科副院长从大足石刻的考古发现历程切入,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讲述了其从起源、沉寂到被重新发现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传奇故事。他特别强调:“大足石刻是中国继敦煌莫高窟之后第二个石窟类世界遗产,是绝无仅有的石窟造像艺术,更是三教文化融合、古代社会生活的鲜活见证。”通过“千手观音”“释迦涅槃”“牧牛图”等经典造像的剖析,艾智科副院长向在场师生展现了大足石刻所蕴含的匠心精神、哲学智慧与烟火气息,并指出其碑文、传记等资料对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价值。
主讲人: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艾智科
在谈到大足石刻的保护与传承时,艾智科副院长表示,当前大足石刻的保护工作已进入以科技为支撑的新阶段,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从传统工程性保护向科技保护跨越。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建成了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安全技术防范中心和监测预警中心,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研究院还与多所高校联合开展大足学研究,出版了《大足石刻全集》等学术著作,创刊了《大足石刻研究》学术期刊,并通过舞剧《天下大足》的创新形式,实现了古代石窟造像艺术与现代舞台艺术的时空对话,让千年石刻焕发新生。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艾智科副院长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赠送了《大足石刻总录》全集,希望借此促进学术交流,搭建起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期待未来在考古研究、文化传播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携手共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赠书仪式现场
此次讲座活动不仅为南开大学师生搭建了与世界文化遗产对话的桥梁,也进一步推动了大足石刻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彰显了大足石刻的永恒魅力。随着舞剧《天下大足》全国巡演的开展,大足石刻的文化之声将继续响彻神州,为传承中华文脉注入更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