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保护历程
大足石刻的系统科学保护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保护工作历经七十余年,其保护维修遵守“不改变原状”的文物保护基本原则,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采取传统的工程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科学保护始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使用的材料尽量具有可逆性,以降低对石刻的损伤。七十多年的保护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1952~1966年为抢救性保护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进行了如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当时公布的“五山”摩崖造像等13处文物保护单位的自然环境、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调查,并对各造像区的龛窟进行登记、编号,划出保护范围,设立保护单位标志,成立群众文物保护小组等;二是开展抢救性的维修保护工程计22项。 1977年至今为有计划的保护阶段,共进行维修保护工程160余项,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传统工艺、材料为主,同时辅以新工艺、新材料进行保护研究,成效显著。主要开展了造像岩体抢险加固、水害治理、防风化治理、日常保养维护、监测与科学研究、数字化及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
1972年10月
四川省文化局拨款培补宝顶山大佛湾释迦涅槃圣迹图龛南部残损龛檐。
1973年8月
国家文物局拨款治理北山佛湾第136号窟、宝顶山大佛湾毗卢洞、圆觉洞渗水,新建保护设施等。9月动工,次年完工。
1977年10月22日至11月5日
四川省文管会工程师马家郁、技术室主任康建国等专家一行到大足,试用化学材料粘接宝顶山大佛湾圆觉洞、释迦涅槃圣迹图、毗卢洞、牧牛图、小佛湾和北山佛湾等处石刻。
1977年11月
四川省文化局拨款维修北山佛湾长廊,次年5月完工。
1978年7月
四川省文化局拨款补接宝顶山大佛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西方净土变、六耗图龛檐。
1978年9月
国家文物局拨款6万元,新修北山佛湾石条围墙1500米和佛湾南北进出口门厅。1979年2月6日动工,1980年春节前夕竣工。
1979年4月
四川省文化局拨款新建从北山南麓至佛湾南端入口石梯大道,长约1500米、宽约3米,10月完工。
1979年8月
四川省文化局拨款修复宝顶山大佛湾“卧佛”前菩萨、天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