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资讯
大足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高坪镇实地调查
2024-07-09
大足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自5月启动开始,区四普工作专班分别选取了高升镇徐家大院,三驱镇兴隆庵摩崖造像、金鼎寺、唐氏孝节牌坊,高坪镇李本高墓、李家寨,龙水镇东岳庙等不同类型的不可移动文物作为试点,开展普查全过程实践操作。区四普工作专班试点工作照在熟悉实地普查操作流程及普查系统填写规范的基础上,区四普工作专班将区内文物资源丰富的高坪镇作为四普实地调查的首站,逐一开展实地复查,采集填报相关信息,掌握文物本体构成和当前保存状况。区四普工作专班高坪镇普查工作照在高坪镇党委、政府的协调配合下,在各村、社区的通力合作下,区四普专班分三个普查组,用时12天,出勤130余人次,共普查高坪镇不可移动文物80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复核文物点76处,包含古文化遗址12处,古墓葬33处,古建筑6处,石窟寺及石刻2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处。新发现并登录文物点4处,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个类别,分别是小川东道(高峰村段)、一碗水玉皇庙遗址、黄家湾蒋氏墓,洪德小学。我区四普工作首战告捷,也为后续实地普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高坪镇部分不可移动文物选图西岳庙遗址外立面(古文化遗址)一碗水造纸作坊遗址(古文化遗址)月台村古墓群(古墓葬)冒咕村欧氏墓(古墓葬)高峰寺(古建筑)梅山坡孝节牌坊(古建筑)老君庙摩崖造像(石窟寺及石刻)周家沟水库水渠(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发现:小川东道(高峰村段)新发现:洪德小学前厅
重庆首份石窟类专业期刊《大足石刻研究》正式创刊
2024-06-21
近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同意,《大足石刻研究》正式创刊。在全国石窟文博机构中,大足石刻研究院是继敦煌研究院之后第二家成功创办正式专业期刊的科研单位。而作为重庆地区唯一的石窟类专业期刊,《大足石刻研究》的创办更是体现了大足石刻作为世界八大石窟和重庆目前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大足石刻研究》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管,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旨在聚焦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巴蜀石窟造像遗存,刊载石窟文化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加强石窟保护利用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国际文明交流互鉴。为进一步提升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水平,推动大足石刻研究利用成果展现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同时也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石窟文化研究学者搭建了学术资源交流平台。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不断提升科研保护水平,持续与意大利、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开展保护合作,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知名高等院校开展科研合作,推动大足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出版“大足学研究文库”系列丛书、《大足石刻全集》(11卷19册)考古报告及《大足学刊》(以书代刊)等科研成果,为期刊的创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大足石刻研究院正在积极筹备创刊工作,预计今年内完成创刊发行。期刊设有石窟考古、石窟艺术、石窟史地、石窟文献、石窟保护、文化遗产、博士论坛、巴蜀文化、学术动态等栏目,将会推动大足石刻学术研究多学科、多领域深入进展。在此诚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共同为石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 11 12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