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潮湿环境砂岩石窟保护与数字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重庆大足举行。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王皞,中共大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桦出席揭牌仪式,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主任颁发聘书,并讲话;大足区政府副区长杨爱民出席揭牌仪式,宣读实验室聘任文件,并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颁发聘书;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基础研究处处长王璞宣读市科技局关于2025年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认定文件,为实验室揭牌,并为实验室主任颁发聘书;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蒋思维参与实验室揭牌,并接受实验室主任聘书;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汉龙,复旦大学教授王金华,兰州大学教授谌文武,重庆理工大学教授赵明富,长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夏英,云冈研究院研究馆员闫宏彬等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以及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大足区相关部门等相关代表参加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杨桦(右1)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刘汉龙(右3)、王金华(右2)、谌文武(右4)颁发聘书
王皞(右1)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明富颁发聘书
王璞(右1)为实验室主任蒋思维颁发聘书
杨爱民(右2)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颁发聘书
实验室揭牌,标志着由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共同申报创建的潮湿环境砂岩石窟保护与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成为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科研平台。
蒋思维(右1) 王璞(右2)为实验室揭牌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加强了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实验室平台,开展了大足石刻危岩体加固、水害治理、本体修复、数字化保护利用等一系列保护及科研工作,先后实施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宝顶山大佛湾柳本尊至观经变段崖壁岩体抢救性保护前期勘察研究、大足石刻宝顶山三维测绘与数字化工程等20余项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遏制了大足石刻的病害,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的科技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实验室主任蒋思维表示,重点实验室将以潮湿环境砂岩石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聚焦石窟病害标识与评价标准、关键性修复材料与工艺研发、裂隙水害防治技术与应用、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等多个方向展开深入研究,并围绕“立足川渝、面向西南、辐射东南亚”功能定位,推动解决潮湿环境砂岩质石窟典型复杂病害以及保护修复关键共性科学技术难题,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将持续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大力加强文旅融合、科学教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数字展示应用等研究与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