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大足石刻研究院2023年度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4-01-29

过去一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殷殷嘱托,竭力挖掘和阐释大足石刻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2023年,大足石刻研究院科研工作成明显效。一是科研平台搭建方面,成功申报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二是学术交流方面,成功举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为全球石窟寺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三是课题研究方面,全年累计开展科研项目30项,新立项9项(省部级3项、厅局级6项),结项18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5项、厅局级11项)。四是科研成果方面,完成10余处中小型石窟寺考古报告的编写,出版《大足石刻总录》《大足石刻志》《大足观音造像研究》等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23年,大足石刻研究院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及资大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先后与安岳石窟研究院联合实施安岳千佛寨石窟考古调查和数字化保护工作,与资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大足石刻主题展览。实施完成四川省、重庆市社科规划办联合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社科项目“巴蜀宋代石窟艺术与宗教文化研究”,并获得优秀等级。启动了《巴蜀石窟全集》编撰出版项目,完成川渝重点石窟寺3100余个龛窟的拍摄和近10万字图版说明。

为总结2023年的科研工作,分享研究成果,启发科研思路,营造科研氛围,鼓励广大职工、尤其青年职工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2024126日大足石刻研究院召开了全院学术年会。


学术年会会场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午共有13名科研人员作了专题学术汇报,内容主要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石窟考古与艺术”“墓葬考古”等主题展开。其中5位发言人就文物加固保护材料、石窟寺病害、数字化保护技术、石窟寺彩绘材料工艺等内容展开专题汇报。8位发言人围绕石窟寺碑铭文献、营建历史、造像题材及墓葬考古等开展专题汇报。

下午由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金华和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华锋分别以《新形势下我国石窟寺保护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川渝石窟铭刻材料研究四法》为题开展了专题学术讲座。

复旦大学教授王金华作学术讲座

重庆大学教授董华锋作学术讲座

最后,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刘贤高就本次年会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各位发言人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2024年科研工作重点:一是加强成渝两地在石窟保护与研究的合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二是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举办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巴蜀石窟考古与艺术论坛等学术会议。三是完成大足石刻学术期刊的创办,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四是继续推进重点课题研究,出版系列学术著作。五是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展开合作,深化和拓展大足学研究。